做好工艺培训 助力安全运行
时间:2023.04.03浏览:609次
助力安全运行有未来,TFE车间原材料成本占比总成本高(约为78%),如何降低生产成本,在投入相同的原材料产出更多、更优质的产品。围绕这个宗旨,车间从基础管理入手,按班计算单耗,及时跟踪白班夜班的TFE产量和主要原材料R22消耗,依据数据的变化比对来判断车间生产运行状况,及时查补缺漏,避免物料浪费。每天对产量和单耗分析,单耗高、低要有原因,不能盲目的乐观。每天组织班组人员对系统查漏,一系列重点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处理:1、5月下旬在对比产量数据发现班次的产量偏低、单耗高,车间组人对重点设备和易漏部位进行全面排查,未发现漏点,在第二遍进一步排查发现一期回收缓冲罐的压力比1#缓冲罐的压力低1到2kPa,关闭回收阀门后恢复,确认分散车间TFE回收管到漏,及时联系分散车间进行漏点确认,消除漏点。2、夜班悬浮车间进行物料回收,车间TFE回收罐收料不明显,而悬浮车间显示在回收,当班人员立刻沿回收管线进项检查,在十字路口处管廊架上发现回收管腐蚀穿孔,及时处理。3、7月12,公司-15℃盐水箱检测数据异常,当天由于计量槽称重不准,导致单耗不准,倒算后车间单耗在1.88T/T,复测盐水中还是有0.5%物料,虽然单耗不高,但是车间还是对所有使用-15℃盐水的设备进行排查,发现二期5#塔冷凝器列管穿孔,及时停车处理。这样的例子还很多,每班的查漏使一期R22汽化器穿孔、压缩机漏气、冷冻脱水器列管穿孔、碱洗冷却器穿孔、水封跑料等诸多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发现处理,保证了车间的消耗可控。东方甄选董宇辉老师分享了成吉思汗的故事告诉我们:心无旁骛,万事可破。查漏为例,从开始的不理解、到慢慢接受、最后养成习惯。立足岗位,从基础做起,认真去抓一件事,做好一件事,向管理要效益,为公司创造利润,让车间员工分享收获。

        车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,新老更替,员工操作水平层次不齐,以往车间一般采用以老带新的培训方式,师傅手把手的教,徒弟一点一滴学。因为师傅经验、方法和徒弟的学习能力、态度的差异,往往培训结果不是很理想。即使遇到好一点的也通常是单一性选手。在这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反映现实问题:1*0.9=0.9 0.9*0.9=0.81  0.81*0.9=0.729。。。。。。随着次数的延续数值越来越小,知识在传递中一直流失。针对这一问题,赵主任提出了工艺培训的想法,通过集中授课、考试竞赛的校园式培训,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。车间6月份进行动员,制定出竞赛方案,由李志明、席小春、王成云和我每人带领一个生产班组进行工艺知识操作培训。我们采用线上和线下培训两种方式,线上利用微信提出问题,大家相互解答,讨论上产中的各种问题,制定解决方案。线下各位老师将学习内容做成PPT,在工商联会议室举行“公开课”。整个培训过程既忙碌又紧张,老师为了讲好课,找资料,查问题,总结操作中的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之道。学员也在为课前提问和课中的沟通准备着,整个过程相互学习、互相提高。培训都利用大家休息的时间进行的,每次培训基本上都有三个班参加,一个班刚下夜班,一个班要晚上上夜班,真正休息的只有一个班,大家没有抱怨,积极配合车间做好培训工作,努力学习提高自身工艺技术水平。这次培训内容包括:操作法、理论知识、应急处理、计算、画图等,特别是计算和画图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第一次,显得特别难,在我们一次次的讲解、大家反反复复的练习下,考试中这俩大难题反倒成为了送分题。古代文学家陶渊明曾这样写道:勤学如春起之苗,不见其增日有所长。通过这次培训让大家有了进步和提升,也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。在今后培训中要不断摸索和改进,逐步提高车间员工的工艺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,备战突发情况,助力装置安全平稳运行。

图片1.png




分享到:

联系我们

公司地址:三明市梅列区乾龙新村17幢9F(梅列工商联大厦9层)

联系电话:办公室(0598-8238008)客服电话(0598-8398786)采购招标(0598-8238020)

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五,上午8:00到12:00,下午14:00至17:30

官方微信

手机网站

版权所有:福建三农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©2025 闽ICP备18018720号-1  |  邮箱登陆  |  网站建设:海西天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