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,新老更替,员工操作水平层次不齐,以往车间一般采用以老带新的培训方式,师傅手把手的教,徒弟一点一滴学。因为师傅经验、方法和徒弟的学习能力、态度的差异,往往培训结果不是很理想。即使遇到好一点的也通常是单一性选手。在这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反映现实问题:1*0.9=0.9 0.9*0.9=0.81 0.81*0.9=0.729。。。。。。随着次数的延续数值越来越小,知识在传递中一直流失。针对这一问题,赵主任提出了工艺培训的想法,通过集中授课、考试竞赛的校园式培训,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。车间6月份进行动员,制定出竞赛方案,由李志明、席小春、王成云和我每人带领一个生产班组进行工艺知识操作培训。我们采用线上和线下培训两种方式,线上利用微信提出问题,大家相互解答,讨论上产中的各种问题,制定解决方案。线下各位老师将学习内容做成PPT,在工商联会议室举行“公开课”。整个培训过程既忙碌又紧张,老师为了讲好课,找资料,查问题,总结操作中的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之道。学员也在为课前提问和课中的沟通准备着,整个过程相互学习、互相提高。培训都利用大家休息的时间进行的,每次培训基本上都有三个班参加,一个班刚下夜班,一个班要晚上上夜班,真正休息的只有一个班,大家没有抱怨,积极配合车间做好培训工作,努力学习提高自身工艺技术水平。这次培训内容包括:操作法、理论知识、应急处理、计算、画图等,特别是计算和画图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第一次,显得特别难,在我们一次次的讲解、大家反反复复的练习下,考试中这俩大难题反倒成为了送分题。古代文学家陶渊明曾这样写道:勤学如春起之苗,不见其增日有所长。通过这次培训让大家有了进步和提升,也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。在今后培训中要不断摸索和改进,逐步提高车间员工的工艺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,备战突发情况,助力装置安全平稳运行。